日前工會同事統計工作年限,驟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在IC工作了6個年頭。雖然中間由于大環境的變化短暫的離開過,可當別人問起時,我更愿意當作自己始終沒有離開過這個大家庭。但是,即使是短暫的離開,重新回來后的這半年多時間確讓我對IC文化以及IC人的積極與和諧感受更深。
2011年初,遵照國機集團的戰略部署,根據國機資產管理公司的總體工作安排。歷經風雨30年的IC重新恢復外貿業務。懷著對IC明天一定會更好的堅定想法,半年后,我也加入了這個集體。新的角色、新的行業以及大部分都陌生的同事,并沒有讓我感到焦慮。第一次開會,領導就對我們這些年輕同事明確說:平臺已經為你們搭建好,公司其他領導同事會為大家提供有力的支持,各位盡管發揮!其他年長的同事也語重心長:領導們對你們這一批年輕人寄予厚望,大家要努力啊。這些開場白,確實讓我心里很安定、很受觸動。
由于行業有一定差異,我沒有奢望能在短期內取得成果。重新拿出大學畢業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的心態,虛心求教。雖然我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前輩們的行為仍讓我意外。在我領導的辦公室,經常是我們兩個人一只筆、一張紙,將我從未接觸過的投標項目、出口業務一筆筆、一單單的講得透透徹徹,甚至像老師一樣寫出公式、列出表格;日常工作中,也總是以探討的語氣布置工作、講解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因為公司業務重新恢復,不光業務項目接踵而至,很多事情也亟待解決,高強度的工作和壓力以及本身的身體不適讓領導看上去很是消瘦,在一次偶然看到領導僅半年多前拍的甚至有些發福的照片時,委實讓我很是震驚。不僅如此,管理部門的同志們同樣都身兼數職,經常加班加點的努力為我們提供著各項有力保障,使我們的業務可以順利開展。IC有這樣的一批領導干部和盡職盡責的同志們,2011取得的諸多成就也就自然了。
匡總對公司2012明確定位為攻堅年,而且身先士卒,被我們所有人一致認定為公司的“大業務員”。除日常肩負的兩個公司的重要行政工作外,還隨時處理著各個部門業務上的各類問題,在項目出現瓶頸時提出寶貴意見、加以解決;而且還親自出去疏通關系、跑項目。一次深圳出差和一公司談合作,恰逢領導廣州考察,便一同到了對方公司。第一天由于飛機晚點,下飛機到酒店已經夜間11點,但領導依然不顧勞頓,將第二天會談時所要涉及的主題以及注意事項向我們一一指出,直到凌晨一點多才結束。盡管這樣,第二天領導不但從頭至尾的參加了對方公司安排的所有事項,晚上又將我們叫至房間,和我們一起交流一天的所得,又是直到近凌晨兩點;第三天一早八點半,再次準時出現在了對方公司的發布會現場,直至12點半結束;匆忙吃過午飯,又因次日重要外商來訪,臨時變更了行程,重新踏上了回京的路途。這兩天半時間除晚上那很不充足的休息時間外中間基本沒有空隙,我都有點感覺疲憊,而領導已是我父輩的年紀。這兩天還本是周末……看著領導為減輕我負擔而執意自己拿著行李步入安檢通道再次踏上行程的那一刻,我心里再次被觸動了。
領導還經常教育我們年輕同事通過IC這個由他們搭建起的舞臺來盡情展現自己,讓我們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鼓勵我們多學習、多實踐,參加各種培訓盡快地充實完善自己;而且為我們規劃了一幅宏偉藍圖,激勵我們志存高遠、目標遠大。這一切,都默默地滋潤著每一位年輕同事的心靈,讓大家對IC、對各位領導、對我們的工作都產生了極高的歸屬感和信賴感。
重回IC后,每每重要場合,上至集團、資產公司的領導,下至各兄弟單位;提到IC時總是不停贊嘆IC一年來取得的成績,并不斷會說:“IC的明天會更好”。是啊,我想不光是我,每一位IC的青年員工在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觸動后,都堅信:IC的明天一定會更好!